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某院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收治的11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股骨颈短缩进行分组,分析患者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4个月时114例患者中共计有46例患者发生股骨颈短缩,股骨颈短缩的发生率为40.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股骨颈缩短组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无股骨颈缩短组,骨折至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无股骨颈缩短组,两组在术前骨密度、Garden分型、Singh指数、Garden对线指数、术后Harris评分、负重时间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较大、骨折至手术时间较长、术前骨密度下降、Garden分型为Ⅲ~Ⅳ、Garden对线指数Ⅲ~Ⅳ、负重时间>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低是导致股骨颈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缩短的危险因素(β>1,OR>1,P<0.05或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较大、骨折至手术时间较长、术前骨密度下降、Garden分型为Ⅲ~Ⅳ、Garden对线指数Ⅲ~Ⅳ、负重时间>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较低,临床可尽早对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识别并针对性干预,以此降低股骨颈缩短的发生风险.
文献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股骨颈短缩;危险因素
作者姓名:
张番;杜云峰
作者机构:
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医院 焦作 4541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番;杜云峰-.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后股骨颈短缩的因素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02):197-199
A类:
B类:
股骨颈骨折,骨折复位,复位内固定,股骨颈短缩,探讨分析,空心钉内固定,骨折患者,缩进,相关影响因素,颈缩,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骨密度,Garden,Singh,Harris,负重,内固定术,固定术后,针对性干预,发生风险
AB值:
0.132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