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9月在四川绵阳四○四医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Super PATH组(n=48)进行经皮辅助关节囊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capsular percutaneously-assisted total hip,Super PATH)微创入路治疗,常规后外侧组(n=57)进行常规后外侧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起立-行走测试(TUG)结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E2(PGE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 PATH组术后下地时间早于常规后外侧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HH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 PATH组术后3个月HHS评分高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TUG时间均短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 PATH组术后1周VAS评分低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5-HT、PG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uper PATH组术后1周5-HT、PGE2水平低于常规后外侧组(P<0.05).Super PATH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常规后外侧组的19.30%(P<0.05).结论:Super PATH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前者更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缓解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
文献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Super PATH微创入路;后外侧入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姓名:
刘伦;吴聪;贾全忠;贾志刚
作者机构:
四川绵阳四○四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伦;吴聪;贾全忠;贾志刚-.不同入路方式下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2(08):18-22
A类:
supercapsular,percutaneously
B类:
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绵阳,手术方法,Super,PATH,关节囊,assisted,total,hip,微创入路,后外侧入路,组手,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分量表,HHS,起立,TUG,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介质,羟色胺,HT,前列腺,PGE2,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早于,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缓解疼痛,发生风险,老年患者
AB值:
0.14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