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红外线照射和通乳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对肿块消失时间、疼痛程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红外线照射和通乳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对肿块消失时间、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临颍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急性乳腺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和《外科学》中急性乳腺炎的基本治疗原则,在乳腺呈蜂窝织炎表现而未成脓肿之前,使用足量抗生素.先对患者采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皮试,皮试结果阴性者,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初始滴速不宜过快以观察有无迟发性过敏反应,1次/d;同时外用硫酸镁湿敷患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蒲公英、王不留行、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皂角刺、青皮、陈皮、柴胡、炙甘草)加减,1剂/d,2次/d,早晚分服;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30 min/次,1次/d;同时采用通乳手法按摩,15 min/次,2次/d.两组均于连续治疗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3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14%(34/35);对照组痊愈24例,好转4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00%(28/3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肿块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和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乳房胀痛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红外线照射和通乳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能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乳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疾病痊愈.
文献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瓜蒌牛蒡汤;红外线照射;通乳手法;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志欣;沈秀华;汤亚静;王艳春
作者机构:
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临颍 462600;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志欣;沈秀华;汤亚静;王艳春-.瓜蒌牛蒡汤内服联合红外线照射和通乳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对肿块消失时间、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医研究,2022(05):61-65
A类:
通乳手法
B类:
瓜蒌牛蒡汤,内服,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肿块,疼痛程度,临颍县,医院住院,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外科学,治疗原则,蜂窝织炎,脓肿,用足,足量,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皮试,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滴速,迟发性,过敏反应,外用,硫酸镁湿敷,患处,牛蒡子,天花粉,蒲公英,王不留行,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皂角刺,青皮,陈皮,柴胡,炙甘草,加减,早晚,红外线照射治疗,手法按摩,于连,痊愈,疼痛缓解,缓解时间,温降,至正,常时,治愈时间,乳房胀痛,血液白细胞,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缓解疼痛,血液循环,疗效观察
AB值:
0.271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