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寒区运营隧道洞口段冻害分析及对策
文献摘要:
为解决寒区公路运营隧道的冻害问题,分析冻害形成机理,依据冻融周期内隧道现场拱顶、边墙和路面3个测孔位置不同孔深处的监测温度数据,分析隧道洞口段冻害类型.结果表明:在冻融期,隧道洞口段边墙从隧道二次衬砌表面沿径向延伸至围岩深部的温度逐渐升高,拱顶位置从衬砌表面向深部延伸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路面从隧道路面边缘表面沿径向延伸至围岩深部温度逐渐升高;洞口段在冰冻季节温度均低于冰点,冻害风险较高,极易造成洞口段环向排水系统冻结,隧道洞顶边仰坡冻融作用造成的滑塌、二次衬砌开裂、衬砌渗漏水挂冰、路面积冰等病害.对比分析不同测孔同一深度的温度可知,隧道洞口段拱顶温度、边墙温度、路面温度依次升高.对隧道洞口段采取防冻措施时,先后做好浅埋段洞顶、边墙、排水系统及路面的防冻措施,针对不同病害类型分别采取衬砌结构抗冻等级增强、增设保温板、围岩注浆隔水、提高隧道内温度、增加地下水的热量、电伴热保温隔热、深埋中心排水沟等方法.改造后的监测结果表明,隧道洞口段内各结构保温性能良好,可为设计类似工程洞口段冻害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寒区隧道;冻害;温度监测;防冻措施
作者姓名:
王晓宇;杨明宇
作者机构:
辽宁省公路勘测设计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引用格式:
[1]王晓宇;杨明宇-.寒区运营隧道洞口段冻害分析及对策)[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22(02):63-71
A类:
冻害类型
B类:
区运,运营隧道,隧道洞口段,冻害分析,分析及对策,形成机理,冻融周期,边墙,孔位,孔深,深处,测温,温度数据,冻融期,隧道二次衬砌,深部,隧道路面,冰冻,冰点,冻害风险,环向排水,排水系统,冻结,洞顶,冻融作用,滑塌,衬砌开裂,渗漏水,积冰,拱顶温度,路面温度,防冻措施,浅埋段,病害类型,衬砌结构,抗冻,保温板,围岩注浆,隔水,隧道内,电伴热,保温隔热,深埋,排水沟,监测结果,保温性能,设计类,防治方案,寒区隧道,温度监测
AB值:
0.3358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