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医证型与症状分布规律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中医证型与症状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符合RSI评分>13分和/或RFS评分>7分的204份初诊为L PRD的病例,采集咽部异物感、咳嗽、声嘶等13项症状,湿热蕴脾证、胃热炽盛证、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盛证、肺胃阴虚证等6类证型,分析症状、证型的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 204份病例中,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最多,其次分别为湿热蕴脾证、胃热炽盛证、肺胃阴虚证、肝胃不和证和脾虚湿盛证.症状发生频次由高到低依次是咽部异物感、咳嗽、咽干、咽痒、咽痛、声嘶、清嗓、咳痰、反酸烧心、呃逆、咽部灼热感、胸闷气紧与吞咽不利.结论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6个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湿热蕴脾证较多见,在13种症状中,以咽部异物感、咳嗽、咽干、咽痒最常见,且同一症状在不同证型中分布不具特异性.
文献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证型;分布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禤达科;李许娜;刘元献;连纯利;郭赛;叶美婷
作者机构:
518000 ,广东深圳,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喉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禤达科;李许娜;刘元献;连纯利;郭赛;叶美婷-.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医证型与症状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眼耳鼻喉杂志,2022(02):87-89
A类:
B类:
咽喉反流性疾病,中医证型,症状分布,LPRD,RSI,RFS,初诊,咽部异物感,咳嗽,湿热蕴脾证,胃热,炽盛,肝郁脾虚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盛证,胃阴虚证,咽痒,咽痛,咳痰,反酸,酸烧,烧心,呃逆,灼热感,胸闷,闷气,吞咽
AB值:
0.2144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