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安乐哲中西比较哲学初探
文献摘要:
当代中西比较哲学家安乐哲的理论和实践对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工作具有深刻启示和典范意义:安乐哲的中西比较哲学理论方法,志在解决中国古典文化西译中发生的误读误解问题,开拓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新的途径;提出不同文化之间的译解要考虑宇宙观、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的译解要在阐释其自身语义语境条件下,走"阐述为主,翻译为辅,两者结合"的路子;着手重建了中英文语汇核心术语词汇系统.他汇通融合了中西哲学家有关过程哲学、实用主义、"一多不分"等哲学理论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焦点-场域"等科学概念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理论化、当代化的阐释性建构.揭示出中国宇宙观关联性、过程性、经验性等特征,"焦点-场域"式的机体功能和以人为中心的宗教情感;构建了儒家成人理论、儒家角色伦理学,呼唤世界从每个人开始承担起责任;向世界阐释了中华文明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是调节人类进步的趋善之"道".他指出当前全球性困境是人类自身造成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是重要原因,呼吁人类进行第二次启蒙,以实现哲学意志和价值观的变革.要选择一种能够加强国家、种族和宗教之间协作的多方合作模式,取代常见的以自身利益为目标的单方竞争模式,儒家思想和中国哲学中相互依存价值观可以在未来世界文化秩序构建中发挥巨大价值.
文献关键词:
安乐哲;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持续发展;中西比较哲学;中国经典翻译;关联性思维
作者姓名:
牛喜平
作者机构:
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 1008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喜平-.文明交流互鉴的哲学思考与实践——安乐哲中西比较哲学初探)[J].深圳社会科学,2022(06):116-126
A类:
阐释性建构,儒家角色伦理学,中国经典翻译
B类:
文明交流互鉴,哲学思考,思考与实践,安乐哲,中西比较哲学,哲学家,典范意义,哲学理论,理论方法,志在,中国古典文化,西译,误读,误解,中西文,不同文化,译解,宇宙观,译为,路子,手重,中英文,语汇,核心术语,术语词,词汇系统,汇通,通融,中西哲学,关过,过程哲学,实用主义,一多,不分,科学概念,中国哲学,理论化,当代化,过程性,经验性,机体功能,以人为中心,教情,人理,呼唤,担起,中华文明,生存方式,他指,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呼吁,第二次启蒙,强国家,种族,多方合作,合作模式,单方,竞争模式,儒家思想,相互依存,来世,世界文化,文化秩序,关联性思维
AB值:
0.3790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