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同构视阈下的异构治理:市辖区体制的优化进路
文献摘要:
市辖区是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政区,其在城市基础性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辖区是现代市制的产物,受政策主观性和要素客观性的双重影响.基于我国市制变迁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的市辖区体制发展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非规律变动期(1949—1982)、数量增长期(1983—2003)、平稳控制期(2004—2013)、规模拓展期(2014至今).市辖区体制的这四个时期并非是自发产生的,而是根据市制的客观发展和主观调控形成的,并具有前后衔接的波动性,形成了当前市辖区体制的基本形态.同时,在职责同构化的政府过程中,城市发展的非均衡性使市辖区在分配发展资源时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进而引发市辖区体制的职责偏差.在同构化治理的背景下,市辖区体制出现设置高度"同构化"、调整自主性偏弱和城市治理"模糊化"等难点,引发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障碍.在充分考量"职责同构"发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尝试以"异构"治理作为市辖区体制优化的理念创新,即在"同构"的现实中以"异构"治理为视角创新市辖区体制的优化理念.基于此,分别从政区治理的适域化、治理单元的多维化和区际治理的协同化三个方面出发,探索市辖区"异构"治理的实践策略.
文献关键词:
城市发展;市辖区体制;职责同构;异构治理;适域化;协同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邱实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邱实-.同构视阈下的异构治理:市辖区体制的优化进路)[J].深圳社会科学,2022(02):50-60
A类:
异构治理,市辖区体制,适域化
B类:
优化进路,现代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供给方,市制,主观性,双重影响,制发,增长期,稳控,四个时期,波动性,基本形态,职责同构,同构化,非均衡性,配发,发展资源,发市,模糊化,城市治理现代化,必然性,试以,体制优化,理念创新,视角创新,新市,治理单元,多维化,区际,协同化,实践策略
AB值:
0.249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