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会资本会缓解进城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吗?——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检验
文献摘要: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绝对贫困问题已彻底得到解决,贫困治理重心转向相对贫困.进城农民工受城乡二元结构及其他因素制约,过去一直处于贫困治理的真空地带,现已成为城市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缓解农民工相对贫困现状不仅能预防返贫,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对未来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而社会资本作为继传统实物资本之后的又一重要减贫因素,其对农民工相对贫困是否具有缓解作用值得探究.因此,本文运用2018年CFPS数据构建农民工相对贫困指标体系,采用2SLS和IVProbit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相对贫困的影响,并使用Bootstrap法中介效应检验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农民工相对贫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资本水平每提高1%,农民工相对贫困程度降低0.48%,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17.8%.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社会信任对缓解农民工相对贫困程度作用最大,社会声望能最大程度降低农民工相对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减贫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对老一代、非建筑业、女性以及已婚农民工的减贫作用更大.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提升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来缓解其相对贫困,其部分中介效应大小为11.7%.因此,应注重农民工社会资本的提升,通过心理援助等方式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减贫信心,从而促进农民工相对贫困的长效治理.
文献关键词:
进城农民工;相对贫困;社会资本;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检验
作者姓名:
詹智俊;钟雅琦;马铭;程婧月;刘融天;彭继权
作者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詹智俊;钟雅琦;马铭;程婧月;刘融天;彭继权-.社会资本会缓解进城农民工的相对贫困吗?——基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检验)[J].深圳社会科学,2022(01):34-44
A类:
B类:
进城农民工,自我效能感,中介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会后,绝对贫困,贫困问题,贫困治理,治理重心,城乡二元结构,真空地带,城市相对贫困,贫困现状,预防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贫长效机制,缓解作用,CFPS,贫困指标,2SLS,IVProbit,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异质性分析,社会信任,声望,群体差异,老一代,建筑业,已婚,减贫作用,作用机制检验,部分中介效应,重农,过心,心理援助,长效治理,工具变量法
AB值:
0.2764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