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家""业"可否兼得: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
文献摘要:
基于个体心理决策视角,使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流出地的"家"和"业"对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过程.研究发现:文化意义上的"家"是影响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的深层因素,但其影响还需要"业"的强化.流出地的"家"和"业"共同作用,形塑青年农民工的回流意愿."家"的文化观念通过新的人生节点、具有挑战性的家庭责任和规划中的家庭发展触发青年农民工回流;"业"的想象则通过选择新的就业地点、渴望好的就业条件、寻找独特的创业资源和改变旧的发展路径增强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由此实现回流决策中的"家""业"兼得.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下,流出地政府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收入水平,又要加大对回流的青年农民工的创业扶持,使他们的"业"得到持续强化,"家""业"可以持续兼得.在对农民工群体进行研究时,可以把"家"作为一个关键的切入点,从"家"出发构建中国话语的分析框架,这蕴含了创建中国本土人口流动理论的可能性.
文献关键词:
"家";"业";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个体心理决策
作者姓名:
谢永飞;梁波;林莉华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社会学系,南昌330031;江西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南昌33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永飞;梁波;林莉华-."家""业"可否兼得:青年农民工回流意愿研究)[J].热带地理,2022(08):1288-1300
A类:
个体心理决策
B类:
可否,兼得,青年农民工,农民工回流,回流意愿,定量研究,流出地,影响过程,文化意义,形塑,文化观念,家庭发展,发青,就业地,渴望,创业资源,中国区域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地政,发展经济,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创业扶持,农民工群体,中国话语,国本,土人,人口流动
AB值:
0.244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