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儿腹股沟疝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面的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腹股沟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手术组、小切口组、腹腔镜组.对三组患儿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常规手术组在除手术费用外均差于小切口组及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优于小切口组,P<0.05,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小切口组在在住院天数和出血量方面与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儿行小切口和腹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为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时间较短,造成的手术损伤较小,后续恢复较好.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手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更低,同时可发现隐匿疝,进行早期治疗,减少患儿二次手术的痛苦,腹腔镜手术对术者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及手术器械有一定的要求,推广存在局限性.
文献关键词:
小儿腹股沟疝;传统手术修复;腹横纹小切口;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尹国锋;牛志鹏
作者机构: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郑州 4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国锋;牛志鹏-.小儿腹股沟疝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J].新疆医学,2022(06):666-668
A类:
传统手术修复
B类:
小儿腹股沟疝,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本院,常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手术费用,均差,治疗手段,手术损伤,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手术后并发症,隐匿,早期治疗,二次手术,痛苦,腹腔镜手术,术者,操作技术,手术器械,腹横纹小切口
AB值:
0.2069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