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重温明清之际的地方自治学说
文献摘要:
中国古代在封建制与郡县制之争框架下所提的地方自治学说,特别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的观点,仍影响着包括法学在内的当代社会科学.封建制与郡县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允许地方统治者世袭,至少要由本地人治理地方社会,而后者的实施则依赖流动性较高的普通官僚.支持封建制的理由包括:其可防范和化解中央政权的危机,减轻人民负担,本地统治者更加亲民等.支持郡县制的理由则包括:封建制加重人民负担,导致外侮,使人才无法脱颖而出等.民初以来,学界一般认为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地方自治设计意在限制君主权力,而忽略了他们的创见实际是结合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优势,利用边疆的地方政权抵抗外来侵袭.这虽是一个权宜之计,但颇值得重视.至于对抗专制统治,则并非此种地方自治的主要意图和现实功能.
文献关键词:
地方自治;封建制;郡县制;顾炎武;黄宗羲
作者姓名:
屠凯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屠凯-.重温明清之际的地方自治学说)[J].浙江社会科学,2022(09):47-56
A类:
B类:
重温,明清之际,地方自治,封建制,郡县制,思想家,当代社会,本区,统治者,世袭,本地人,人治,地方社会,官僚,可防,防范和化解,民负,亲民,重人,外侮,脱颖而出,民初,顾炎武,黄宗羲,君主权,创见,边疆,虽是,权宜之计,至于,专制,非此,种地,现实功能
AB值:
0.3261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