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张议潮的政治联盟窟——由洞窟组合崖面空间再谈莫高窟第156窟的营建
文献摘要:
敦煌莫高窟作为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佛教石窟寺,莫高窟所在的崖面成为中古历史的文化"景观",也是敦煌历史特有的宗教、文化与艺术"空间".如何面对像蜂巢一样的洞窟"空间"组合关系,其实关系到敦煌石窟营建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洞窟组合在崖面"空间"上的关联,以及洞窟组合所展示出来的"历史物质性",是我们今天阅读和理解庞大的莫高窟洞窟群时所面临的有趣课题之一.而莫高窟第156、158、159、161窟所在较为独立的崖面区段,以及这一组洞窟在组合关系上的"历史物质性",或许是我们理解这一问题一个难得的入口和线索.加上第156窟作为归义军首任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结合其他三窟窟主的推论和洞窟营建特殊的历史背景,似乎可以看到在莫高窟营建史上一组特有的"政治联盟窟",进而形成莫高窟崖面上的"张议潮政治联盟窟".本着这样的思路,回过头来再看第156窟的营建史,实有新的发现或启示,第156窟最初的营建可以早到归义军之前的吐蕃时期,最可能的时间是《大蕃沙州敦煌郡摄节度功德颂》所记张议潮赶走吐蕃统治者,在沙州自任节度使摄州事的大中二年到大中五年,因此洞窟的崖面选址充分地考虑了和张议潮一道起事的政治盟友安景旻、阎英达功德窟所在位置,同时窟内壁画题材布局设计也延续了吐蕃的传统.
文献关键词:
莫高窟崖面使用理论;洞窟组合空间;洞窟的历史物质性;张议潮功德窟;第156窟营建史
作者姓名:
梁红;沙武田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 宗教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 人文科学高等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红;沙武田-.张议潮的政治联盟窟——由洞窟组合崖面空间再谈莫高窟第156窟的营建)[J].敦煌研究,2022(06):
A类:
莫高窟崖面使用理论,洞窟组合空间,洞窟的历史物质性,张议潮功德窟
B类:
政治联盟,敦煌莫高窟,遗留下来,佛教,石窟寺,中古,古历,蜂巢,敦煌石窟,方方面面,展示出,有趣,区段,系上,难得,归义军,首任,节度使,窟主,推论,历史背景,营建史,本着,回过头来,吐蕃时期,沙州,敦煌郡,赶走,统治者,自任,中二,二年,起事,盟友,英达,所在位置,内壁,壁画,画题,布局设计
AB值:
0.276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