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清代张掖道教洞窟遗存与道士活动
文献摘要:
随着清代河西道教的力量增强,河西甘、肃两地逐渐出现道教洞窟.清顺治初年,河西道士在张掖民乐修建道教洞窟朝阳洞一处;雍乾至民国之间,道教力量持续增强,道士进入甘、肃的佛教石窟寺,将莫高窟、榆林窟、文殊山石窟、东千佛洞、童子寺石窟等处的部分佛教洞窟改造为道教洞窟.张掖的道教洞窟遗存、道士活动与清代敦煌道教遗存相互呼应,展现了清代道教在河西地区的传播景象,显示出河西道教的又一次兴盛局面.
文献关键词:
清代;张掖;道教传播;道教洞窟;道士活动
作者姓名:
程思尹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思尹-.清代张掖道教洞窟遗存与道士活动)[J].敦煌研究,2022(04):151-158
A类:
道教洞窟,道士活动,文殊山
B类:
张掖,遗存,两地,清顺治,初年,民乐,修建,朝阳,一处,佛教,石窟寺,莫高窟,榆林窟,山石,千佛洞,童子,敦煌,呼应,河西地区,景象,兴盛,道教传播
AB值:
0.2430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