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937年米斯卡·艾尔曼在华巡演始末考
文献摘要: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中心城市呈现出音乐文化产业逐渐成熟、专业音乐教育逐步发育、音乐消费活动渐趋丰富的样貌,其中"音乐会"成为市民文化消费中具有"磁力"的商品,为西洋音乐在华传播提供了一个窗口.在社会对西洋音乐的需求下,经纪人制度应运而生,不少国际知名的演奏家受邀来华巡演,其中奥尔(Leopold Auer,1845-1930)教授的三位高足,俄罗斯小提琴学派代表人物米斯卡·艾尔曼(Mischa Elman)①、海菲兹(Jascha Heifetz)、津巴利斯特(Efren Zimbalist)均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来到中国.本文将围绕1937年艾尔曼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的多场演出展开叙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翟睿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睿-.1937年米斯卡·艾尔曼在华巡演始末考)[J].人民音乐,2022(01):60-65
A类:
Leopold,Mischa,Jascha,Heifetz,巴利斯,Efren,Zimbalist
B类:
米斯,巡演,始末,上半叶,中心城市,音乐文化产业,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消费,样貌,音乐会,市民文化,文化消费,磁力,西洋,经纪人,演奏家,受邀,来华,Auer,高足,小提琴,琴学,学派,代表人物,Elman,津巴,利斯特,二三十年,十年代,多场,演出,出展
AB值:
0.4336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