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建立健全中国监察法律制度体系
文献摘要:
反腐败的法治化,关键在于形成层次分明、有机配合、互相衔接且标本兼治、注重预防的规范化的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采用集中立法和系统立法的方式制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初步解决了作为国家反腐败的基本法律、综合法律的问题,是我国反腐败走向法制化和法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我们需要处理好现有制度和规则的配合工作,做好国家法律与党内法规、国家法律与地方法律、专门法律与配套规定之间的衔接协调,以解决现有制度缺乏统一性、系统性的问题.另一方面,除2019年已经制定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2007年颁布、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条例之外,我们仍然亟须在法律层面上建立起与《监察法》相配套的一系列"躲不开、绕不过"的单行法律,包括但不限于举报人保护法、信息公开法、财产申报法、公职人员行为守则,以及建立相应的私营部门反腐败机制,这对于建立健全中国的监察法律制度体系以及形成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法律制度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郭世杰
作者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世杰-.建立健全中国监察法律制度体系)[J].人大研究,2022(09):42-49
A类:
B类:
监察法,法律制度,反腐败,形成层,层次分明,相衔接,标本兼治,中立,初步解决,基本法律,综合法,败走,法制化,国家法律,党内法规,专门法,衔接协调,统一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府信息公开,规条,相配套,躲不开,单行法,不限,举报人保护,保护法,开法,财产申报,公职人员,人员行为,行为守则,建立相应,私营部门,腐败机制
AB值:
0.316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