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组织、保障与动员:安徽农田水利兴修的机制考察(1949-1959)
文献摘要:
新中国成立伊始,皖北地区淮河时常发生涝灾;皖南地区大部属山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效用.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安徽省进行大规模农田水利兴修动员工作,通过召开水利会议、建立水利兴修组织,构建组织化管理.宣传教育工作助推了兴修工作的开展,通过算细账、举实例方式让群众看到了利益冲突,激发兴修动力;运用口号、报纸等形式,让农民形成一种自发式竞争状态.另外,劳力合理负担政策和订立使水公约,充分兼顾农民的自身利益,使其形成情感认同.农田水利工程通过国家与农民的双向互动,情感与利益交织,形成以国家为主导、农民积极参与的兴修动员机制.
文献关键词:
安徽;农田水利;动员机制
作者姓名:
潘忠旭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引用格式:
[1]潘忠旭-.组织、保障与动员:安徽农田水利兴修的机制考察(1949-1959))[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2(04):85-91
A类:
水利会
B类:
兴修,伊始,皖北地区,淮河,涝灾,皖南地区,部属,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发挥效用,党和政府,开水,组织化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细账,利益冲突,口号,报纸,自发式,劳力,合理负担,订立,公约,情感认同,农田水利工程,双向互动,动员机制
AB值:
0.4035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