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
文献摘要:
马克思在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逐步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一过程展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及之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等一系列重要著作中.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民族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辩证关系,即不仅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统一性,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历史发展的丰富的可能性,这对于理解20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内在历史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族性;世界性;中国化;历史逻辑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宋铁毅;李诗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博士后流动站,南京210023;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15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宋铁毅;李诗-.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J].理论探讨,2022(04):140-146
A类:
B类:
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逻辑,黑格尔,费尔巴哈,唯物史观,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思古,古代社会,社会史,史笔,笔记,重要著作,民族历史,世界历史,辩证关系,统一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践成果,历史必然性
AB值:
0.3467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