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韩形容词"大/keuda"语义网络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通过对汉语和韩语中的形容词"大/keuda"与名词搭配的语料进行对比分析,基于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与语义链理论,构拟出"大/keuda"的语义网络."大/keuda"以具有整体性特征的三维空间实体为原型,由此共同扩展到体形、规模、程度、听觉等领域.到年龄、数量/总量、强度、物理力量、范围领域的扩展,是"汉有韩无";而到感情领域的扩展,则是"韩有汉无".总体看来,汉语"大"能够表达的范畴比韩语"keuda"更为广泛,主要原因是在于:在韩语中,对数量/总量的表达一般以"manta('多')"来承担,物理力量的表达一般以"seda('强')、ganghada('强')"来承担;而在汉语中,"大"可以兼顾表达数量/总量与物理力量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大";"keuda";原型意义;语义链;语义网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哈娜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哈娜-.汉韩形容词"大/keuda"语义网络比较研究)[J].现代语文,2022(05):82-90
A类:
keuda,seda,ganghada
B类:
形容词,语义网络,网络比较,韩语,名词,语料,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语义链,构拟,拟出,整体性特征,三维空间,听觉,感情,看来,manta,原型意义
AB值:
0.3186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