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相互性伦理规范
文献摘要:
市民社会的相互性伦理规范通过市场的交易或交换活动来体现.商品占有者在承认对方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在各自劳动的基础上,通过法律保障的自由平等的等价交换活动来实现各自的私有财产权,进而实现社会成员的相互得利和社会的普遍利益.马克思通过将伦理批判融入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市民社会相互性伦理规范的工具性、消极性、形式性展开了多维批判."真正的共同体"将在变革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以社会个人间的相互得利(互利性)、相互平等对待(互尊性)、相互提高(互依性)为核心内容的相互性伦理规范理想.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相互性;伦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长成
作者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长成-.论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的相互性伦理规范)[J].伦理学研究,2022(02):1-8
A类:
B类:
真正的共同体,相互性,伦理规范,市民社会,来体,占有者,承认,方人,人格尊严,法律保障,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私有财产权,互得,得利,普遍利益,思通,政治经济学批判,工具性,消极性,形式性,社会个人,人间,互利性,平等对待
AB值:
0.4150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