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视觉城市的形态与意象——读《城市意象》
文献摘要:
林奇的《城市意象》以波士顿、新泽西和洛杉矶为考察对象,以可读性为核心要旨,科学提炼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要素是形态,是构成意象的基础,也是10项形态特征的建构方法.形态多样性而非同质性让城市成为复调与变调相鸣和的综合艺术.由于城市意象是复杂社会的强有力的象征,它的可读性就是清晰了解城市结构与个性的关键.但基于五要素形成的公众意象带有较明显的主观印象,因此意象在生活空间导向方面强调实用上的充实与真实、选择上的安全性以及清晰的传达角度.总之,城市意象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中国风水理论或许可为设计师提供一些方法和线索,以便建构一组不压抑的意象.
文献关键词:
城市意象;凯文•林奇;视觉城市;形态;结构;个性;新的尺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曹汝平
作者机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曹汝平-.视觉城市的形态与意象——读《城市意象》)[J].湖南包装,2022(06):11-15
A类:
视觉城市,公众意象
B类:
城市意象,波士顿,新泽西,西和,洛杉矶,可读性,核心要旨,成城,五要素,建构方法,形态多样性,非同质,同质性,复调,变调,调相,综合艺术,复杂社会,城市结构,主观印象,生活空间,总之,相互关联,中国风,风水,设计师,压抑,凯文,新的尺度
AB值:
0.40777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