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乡土仪式到族群标识:20世纪初粤剧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研究
文献摘要:
20世纪初,粤剧成为革命党的革命宣传工具,对于唤醒东南亚华人的民族意识、凝聚东南亚华人的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粤剧形式的创新是其能够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粤剧仪式所具备的文化内聚力是其能够唤起并巩固东南亚华人民族认同的根本原因.粤剧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聚力,从乡土仪式逐渐发展为族群标识,即从以地缘为依据来确认来自同一地区的华人的共同身份,构建社群共同体,发展到以民族身份为依据来构筑共同的民族想象,唤起并巩固民族认同,凝聚全体华人的力量.这使东南亚华人的关注边界由"乡土"延伸到"民族",身份认同从"乡土认同"转变到"民族认同".
文献关键词:
粤剧;东南亚;仪式传播;族群标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露;杨敏
作者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露;杨敏-.从乡土仪式到族群标识:20世纪初粤剧在东南亚的传播发展研究)[J].艺术百家,2022(03):87-93
A类:
族群标识
B类:
粤剧,传播发展,革命党,革命宣传,东南亚华人,民族意识,一传,传播过程,传播效果,内聚力,唤起,民族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社群,民族身份,民族想象,伸到,身份认同,乡土认同,变到,仪式传播
AB值:
0.2630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