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盛唐时期敦煌乐舞形象的再生研究
文献摘要:
在中外舞蹈文化交流视野下,以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乐舞典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分析与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方式,梳理盛唐时期乐舞的形态特点和技艺流变,透过其发展历程探析我国敦煌乐舞艺术的交融与演进,以及对当代舞蹈艺术表达的影响.研究认为,我国盛唐时期,随着西域、东南亚及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传入,带来了敦煌乐舞风格的演变.舞具和乐器的交融促进了敦煌乐舞技艺的提升,表演形式的本土化创新引发了题材的变迁.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和观演空间的变化,有助于打破禁锢,推进古典舞蹈艺术的再生发展.盛唐莫高窟乐舞图是乐舞文化多元创新的极佳例证,希望该研究对中国传统舞蹈研究中,原始资料的挖掘与补充进献绵薄之力.
文献关键词:
盛唐;莫高窟;乐舞形态;再生思考
作者姓名:
刘烨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烨-.盛唐时期敦煌乐舞形象的再生研究)[J].戏剧之家,2022(14):121-123
A类:
技艺流变,再生思考
B类:
盛唐时,再生研究,舞蹈文化,敦煌莫高窟,典型形象,图像分析,文献考证,形态特点,舞艺,当代舞蹈,舞蹈艺术,艺术表达,国盛,西域,东南亚,民族舞蹈,传入,格的演变,和乐,乐器,舞技,表演形式,本土化创新,观演空间,破禁,禁锢,古典舞蹈,文化多元,多元创新,极佳,例证,中国传统舞蹈,进献,绵薄之力,乐舞形态
AB值:
0.3940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