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与垂直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体操后空翻落地与垂直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特征,评估垂直落地是否可以作为分析体操运动员落地损伤机制的合适任务.方法:中国男子体操队6名运动员完成后空翻落地和垂直落地动作测试,同步采集落地动作的运动学(250 Hz)、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1000 Hz)和两侧下肢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的表面肌电信号(2000 Hz),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后空翻落地的峰值vGRF、负载率、动态稳定系数、下肢表面肌电均方根振幅显著大于垂直落地(P<0.05),踝关节背屈幅度、达到峰值vGRF时间显著小于垂直落地(P<0.05).结论:后空翻落地比垂直落地具有更小的踝关节活动范围,更强的冲击负荷,更大的负载率、肌肉激活程度和落地站稳难度,提示,垂直落地不能反映真实体操落地动作,体操运动员落地冲击损伤研究应针对训练及比赛中完成的动作.
文献关键词:
体操;生物力学;落地冲击;运动损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成亮;郝卫亚;李旭鸿;肖晓飞;娄彦涛
作者机构: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杭州师范大学,浙江杭州311121;滨州医学院,山东烟台264003;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成亮;郝卫亚;李旭鸿;肖晓飞;娄彦涛-.体操运动员后空翻落地与垂直落地的下肢生物力学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22(05):21-26,83
A类:
vGRF
B类:
体操运动员,后空翻,直落,下肢生物力学特征,损伤机制,适任,男子体操队,落地动作,同步采集,集落,运动学,垂直地面反作用力,股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处理,负载率,动态稳定,稳定系数,均方根振幅,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冲击负荷,肌肉激活程度,站稳,落地冲击,冲击损伤,运动损伤
AB值:
0.25367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