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从大洪水到广土定居:最初"中国"形成的地理空间及文化考论
文献摘要:
各类研究资料表明,公元前2000年前后是中国早期文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此时期,大范围的降温与洪水灾害改变了中国早期文明演进的多元化进程,中原周边诸早期文明因无力应对灾害而发生文化衰变与更迭.伴随着周边众多族群向中原地区的迁徙,早期诸文明的衰落、消亡与中原文明的勃兴同步发生,中原地区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发展起以二里头为中心的广土定居文明.中原文明吸收并借鉴了周边早期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治水的过程中形成世俗务实的文明演进模式.而"居中而治"和"天下"观念也基于中原定居文明而产生.在文化交流和族群融合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形成了新的文化共同体.祖先崇拜的发展、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国家制度与权威观念的成熟以及礼乐文化的成长等,使中原成为最初的"文化中国".
文献关键词:
大洪水;广土定居;地理空间;文化中国
作者姓名:
李双芬
作者机构:
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 河南安阳45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双芬-.从大洪水到广土定居:最初"中国"形成的地理空间及文化考论)[J].中原文化研究,2022(06):50-59
A类:
广土定居,俗务
B类:
大洪水,地理空间,化考,考论,研究资料,公元前,中国早期,早期文明,文明发展,转折点,洪水灾害,无力,衰变,更迭,中原地区,迁徙,衰落,消亡,原文,勃兴,地理环境,优势发展,二里头,经验教训,世俗,演进模式,居中,原定,族群融合,文化共同体,祖先崇拜,大一统,国家制度,礼乐文化,文化中国
AB值:
0.3606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