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环境信息公开与地区空气质量——基于PM2.5监测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文献摘要:
污染防治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信息公开是有效协同治理的基础.文章利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分阶段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构造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分析了污染监测信息公开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污染信息公开可显著降低地区空气污染浓度.第二,在政府内部压力和外部监督的双重作用下,环境信息公开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关注度,还激发了社会公众的环保监督积极性,推动企业投资规模和结构调整,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第三,环境信息公开的污染防治效应受到地方官员特征、地方财力的影响,在官员年龄越大和财政压力越小的地区,环境信息公开具有更显著的污染治理效应.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在完善环保法律和加强环保投资水平的同时,还应继续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文献关键词:
环境信息公开;环保意识;空气质量;双重差分法
作者姓名:
潘旭文;付文林
作者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433;浙江财经大学 财政税务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旭文;付文林-.环境信息公开与地区空气质量——基于PM2.5监测的准自然实验分析)[J].财经研究,2022(05):110-124
A类:
政府环境关注度,官员年龄
B类:
环境信息公开,PM2,准自然实验,污染防治,共同努力,有效协同,环境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标准,分阶段,外生冲击,多期双重差分法,污染监测,监测信息,城市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污染浓度,内部压力,外部监督,双重作用,社会公众,环保监督,企业投资,投资规模,治理格局,应受,地方官员,官员特征,地方财力,财政压力,开具,污染治理,治理效应,环保法律,加强环,环保投资,资水,环境治理体系,环保意识
AB值:
0.3350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