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殷墟商墓随葬铜器玉器之"双轨制"现象探析
文献摘要:
考古发现证明,晚商时期存在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墓葬随葬品有单独使用青铜器、单独使用玉器、同时使用铜器和玉器三种模式.不同的随葬模式,标志着不同族群的人们在社会地位、职业身份,可能还有宗教信仰方面,各有不同.即便在同一族群里,人们的职业属性虽然基本一致,但社会地位却差别很大.殷墟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资料说明,当时没有把青铜礼器用作赏赐、进献、交易的记录.商人在祭祀天地神祇、祖先神灵等活动中,青铜容器是作为"礼器"——容盛"礼物"的器物而存在,而装盛在铜容器里面的牲肉、粟米、酒醴,才是"礼物".青铜礼器是施礼者身份和权力的象征,不可用作赏赐、贡纳、馈赠、交换等.而玉礼器则主要用作赏赐、进献、贡纳、祭祀,是真正的"礼物".在当时,铜器更多代表地位和权力,玉器则更多偏向代表地位和财富.铜器和玉器分属两个不同的社会功能体系——即在表达社会功能时实行铜器、玉器"双轨制",它们虽有交集却不可互为替代.
文献关键词:
殷商墓葬;青铜器;玉器;双轨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金鹏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金鹏-.殷墟商墓随葬铜器玉器之"双轨制"现象探析)[J].中原文化研究,2022(03):23-35
A类:
B类:
殷墟,玉器,双轨制,考古发现,晚商时期,社会现象,随葬品,青铜器,三种模式,同族,族群,社会地位,职业身份,宗教信仰,各有不同,即便,一族,职业属性,甲骨卜辞,铭文,青铜礼器,器用,赏赐,进献,商人,祭祀,神祇,祖先,神灵,礼物,器物,盛在,里面,粟米,施礼,馈赠,玉礼器,多代,分属,功能体系,虽有,交集,殷商墓葬
AB值:
0.4007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