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形象的愉悦:悲剧欣赏中的快感问题新解
文献摘要:
亚里士多德、博克、黑格尔、朱光潜等从心理学、道德观、社会学等不同角度揭示了悲剧欣赏中快感的产生机制与意义."净化"说肯定了悲剧艺术的疏导、宣泄功能,但也使悲剧欣赏负担起"治病救人"的功利目的;"理解"说认为悲剧快感来源于对道德的理解和认知,并非只是净化身心,但也把悲剧欣赏和道德认知搅在一起;"同情"说发现了悲剧欣赏的恐惧感引发的同情可以促发欣喜感觉的激情,但更适合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经验;"伦理冲突"说把悲剧快感问题提升到认知绝对理念的高度,但也因过于强调理性远离了普通观众的欣赏体验;"权力意志"论认为悲剧带来的快感在于对虚无的感受与超越,重视观众的身体感知,但其非理性色彩过于浓郁;"表现即缓和"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悲剧情感的心理学机制,但依然落入恐惧与怜悯向快感转化的窠臼.实际上,悲剧快感的本质是由悲剧形象带来的愉悦.人类天生喜爱观看形象,对形象的感知能够使人产生愉悦之感.悲剧能够呈现出平日里没有机会看到的新鲜有趣的形象,因此格外受到人们的青睐.
文献关键词:
"净化"说;"理解"说;"同情"说;悲剧心理学;悲剧形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晓敏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晓敏-.形象的愉悦:悲剧欣赏中的快感问题新解)[J].艺苑,2022(04):41-47
A类:
悲剧快感
B类:
愉悦,欣赏,新解,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朱光潜,道德观,产生机制,悲剧艺术,疏导,宣泄,担起,治病救人,功利,化身,道德认知,恐惧感,欣喜,喜感,激情,现实生活,情感经验,伦理冲突,绝对理念,调理,通观,权力意志,虚无,身体感知,非理性,理性色彩,浓郁,缓和,深入细致,悲剧情感,落入,怜悯,窠臼,悲剧形象,天生,平日,有趣,格外,悲剧心理学
AB值:
0.3984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