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雷珠单抗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康柏西普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后2~7 d房角及巩膜NV消退情况、治疗前后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周、1个月、6个月,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7 d房角及巩膜新生血管(NV)完全消退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及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眼压分别为(21.18±4.57)、(22.06±4.61)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6±5.03)、(25.07±5.1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包裹泡形成、引力管堵塞或者移位暴露、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出血、浅前房、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采取雷珠单抗治疗短期治疗效果优于康柏西普,长期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式差异不明显,且两种治疗方式不良反应都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康柏西普;雷珠单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威
作者机构:
116600 大连金州何氏眼科医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威-.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22(10):27-29
A类:
B类:
康柏西普,雷珠单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青光眼患者,注射治疗,组手,手术成功率,房角,巩膜,NV,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功率比,全消,消退率,压分,Hg,kPa,压比,管堵,移位,虹膜睫状体炎,前房出血,浅前房,低眼压,短期治疗,长期治疗,临床推广
AB值:
0.223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