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絮体老化与调节对回流进水及混凝的影响机制
文献摘要:
为探索絮体老化与pH值调节对回流进水颗粒组成及混凝的影响,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絮体粒径分析并通过Al(OH)3胶体(Al-gel)的老化实验探究了老化与pH值调节对絮体形态及性质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原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单峰分布,絮体回流进水颗粒物粒径呈现双峰分布,并且回流进水颗粒d50随着絮体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由于絮体回流提高了颗粒物与混凝剂接触机率和碰撞效率,因此加快了絮体的生长;絮体在pH=5的环境下老化12h后进行回流混凝的絮体粒径生长速率最高(1.16μm/s)并且生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分形维数(2.35).Al-gel的老化实验结果表明,絮体老化过程会涉及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并导致絮体的表面活性基团数量减少,从而不利于与原水颗粒物的相互作用.pH值调节对絮体产生不同的影响,pH=5的条件下进行老化会加速絮体的羟桥反应和结晶反应,而pH=9的条件下进行老化则会涉及溶解-沉淀-结晶反应.
文献关键词:
回流混凝;絮体老化;絮体结晶;絮体活性;进水颗粒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庾俊杰;徐慧;孙鸿燕;金之源;王东升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长三角(义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 金华 32200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庾俊杰;徐慧;孙鸿燕;金之源;王东升-.絮体老化与调节对回流进水及混凝的影响机制)[J].中国环境科学,2022(10):4612-4620
A类:
絮体老化,絮体形态,进水颗粒物,回流混凝,絮体结晶,絮体活性
B类:
流进,颗粒组成,激光粒度仪,粒径分析,胶体,gel,老化实验,实验探究,原水,单峰,双峰分布,d50,老化时间,混凝剂,机率,12h,生长速率,分形维数,老化过程,表面活性,活性基团,团数
AB值:
0.18507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