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污水厂生化尾水深度化学除磷效果优化及其对颗粒态磷粒径分布的影响
文献摘要:
后置化学除磷工艺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TP)达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经济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除磷剂和助凝剂,以及优化运行参数是保证深度除磷的重要因素.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硅酸铝铁(PSAF)作为除磷剂,磁粉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利用实际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在不同组合方式和投加量条件下,分析出水中溶解态TP(DTP)和颗粒态TP(PTP)浓度特征,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深度化学除磷工艺.结果表明,单独采用除磷剂时,PFS对TP去除效果优于PSAF和PAC,投加量为40 mg/L时即可满足出水TP含量小于0.3 mg/L的要求.以PSAF为除磷剂时,PAM和磁粉为助凝剂可以促进除磷剂PSAF对TP的去除效果,减少除磷剂的使用.通过对化学除磷工艺出水的颗粒物粒径分析,发现微粒径的PTP是高标准出水中TP的主要存在形态,优化后置化学除磷条件形成较大TP颗粒粒径,以促进微粒径PTP的重力分离或采用过滤截留分离含磷微絮体是实现深度除磷的技术关键.
文献关键词:
深度化学除磷;聚合硅酸铝铁;地表水IV类;颗粒态TP(PTP);粒径分布
作者姓名:
彭五庆;李彭;蔡浩东;刘玉学;何义亮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240;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五庆;李彭;蔡浩东;刘玉学;何义亮-.污水厂生化尾水深度化学除磷效果优化及其对颗粒态磷粒径分布的影响)[J].净水技术,2022(02):68-74
A类:
深度化学除磷
B类:
污水厂,尾水,水深,效果优化,颗粒态,粒径分布,后置,除磷工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出水,总磷,地表水,IV,经济有效,除磷剂,助凝剂,优化运行,运行参数,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合硅酸铝铁,PSAF,磁粉,聚丙烯酰胺,PAM,实际污水,二沉池,不同组合,组合方式,投加量,DTP,PTP,浓度特征,正交试验优化,去除效果,颗粒物,粒径分析,微粒,存在形态,颗粒粒径,截留,含磷,絮体,技术关键
AB值:
0.2767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