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青少年近视需定性后配镜
文献摘要:
目前,解决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方法有配戴眼镜(包括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等)和药物治疗.那么,是否所有的儿童青少年近视了都需要戴眼镜呢?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表现包括:a.远视力下降;b.注视远处物体时不自觉地眯眼、歪头;c.无明显眼病但有视疲劳症状.出现这些情况,由于各个地区医疗水平和屈光检查设备参差不齐,不少眼镜店,甚至基层卫生机构,通过电脑验光仪、试镜片、串镜检查或加上负片(凹透镜)后视力提高者,就判定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其实,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定性是有依据的:2019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中,明确规定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屈光检查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设备要求符合《ISO10342-2010眼科仪器:验光仪》的规定;无条件配备电脑验光仪的地区,可采用串镜进行近视定性.根据这项规定和目前常用的检查(不包括睫状肌麻痹下的散瞳验光),严格地说,儿童青少年检查出的"近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视,应为"筛查性近视".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晋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晋-.儿童青少年近视需定性后配镜)[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22(06):54-55
A类:
负片,ISO10342
B类:
儿童青少年,青少年近视,配镜,主要方法,配戴眼镜,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远视力,视力下降,注视,远处,不自,眯眼,歪头,显眼,眼病,视疲劳,疲劳症状,医疗水平,屈光检查,检查设备,眼镜店,基层卫生机构,电脑验光仪,试镜,镜片,镜检查,凹透镜,后视,视力提高,高者,国家卫生健康委,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技术指南,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小学生视力,展视,视力不良,备要,眼科仪器,无条件,备电,睫状肌麻痹,散瞳,年检,查出,筛查性近视
AB值:
0.3463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