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使役环境涡轮叶片EB-PVD热障涂层失效机制
文献摘要:
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光谱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测试表征手段,详细检查退役高温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涂层残存状况,发现带气膜孔的高温发动机涡轮叶片经服役2000 h后,表面各部位EB-PVD涂层承受CMAS攻击、硬质物撞击和冷热应力冲击程度各异,导致退役叶片表面共存多种损伤.通过对这些损伤现象的分析,了解使役环境下叶片各部位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叶棱为受CMAS攻击最严重处,同时也是受硬质点撞击最密集处,存在大面积涂层脱落;气膜孔周围的TBCs涂层受CMAS攻击发生本质性固化,受交变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共同作用而呈规律性脱落;叶棱周围气膜孔表面(无论是叶背或是叶盆)均存在硬质物碾压划过叶片表面而压实CMAS,引起表面TBCs脱落的现象,同时在气膜孔内发现飞落的TBCs柱和CMAS块,从侧面反应对叶片表面造成实质性伤害的硬质物可能为脱落的TBCs柱或固化的CMAS块.
文献关键词:
发动机涡轮叶片;CMAS腐蚀;侵蚀;EB-PVD涂层;柱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邓畅光;张小锋;邓春明;毛杰;况敏
作者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畅光;张小锋;邓春明;毛杰;况敏-.使役环境涡轮叶片EB-PVD热障涂层失效机制)[J].材料研究与应用,2022(01):19-28
A类:
实质性伤害
B类:
使役,EB,PVD,热障涂层,涂层失效,失效机制,场发射扫描电镜,能量色散,散光,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测试表征,表征手段,退役,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涂层,残存,气膜孔,服役,CMAS,硬质,撞击,冷热,热应力,力冲击,下叶,失效模式,失效机理,质点,涂层脱落,TBCs,击发,生本,本质性,交变,变热,机械应力,叶背,碾压,划过,飞落,柱状结构
AB值:
0.3424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