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协商民主:认知边界、行政价值与实践空间
文献摘要: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对于民主政治的思考,并在不断为自己开拓发展空间的同时改变着民主政治的制度形式与实践路径.作为一种复兴直接参与理想的民主形式,协商民主也毫无疑问地受到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变革的影响,由此产生了数字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数字协商民主具有协商民主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广泛参与的可行性、议题选择的丰富性、协商对话的平等性、民主效果的即时性等差异性特征.数字协商民主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将多样性空间中的利益主体联结起来,实现充分信息条件下的科学决策,释放个体与组织活力打开民主空间,引导民众逐步养成民主精神与素养,加强对于公共权力运作的监督.数字协商民主的实践空间,既有赖于技术支持力获得突破和允许的程度,也取决于总体性的宏观制度结构在何种程度上持续释放民主的活力.
文献关键词:
数字协商民主;数字技术;制度规范;民主治理
作者姓名:
陈家刚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家刚-.数字协商民主:认知边界、行政价值与实践空间)[J].中国行政管理,2022(01):26-32
A类:
B类:
数字协商民主,认知边界,行政价值,价值与实践,实践空间,兴起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的,制度形式,直接参与,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变革,新形式,一般性,丰富性,平等性,即时性,利益主体,主体联结,结起来,分信,科学决策,组织活力,民主空间,民主精神,公共权力,有赖于,总体性,制度结构,制度规范,民主治理
AB值:
0.3486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