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STZ(65 mg/kg)3 d后测空腹血糖,选取血糖>14 mmol/L 10只糖尿病大鼠作为模型组.每隔4周称重、检测空腹血糖,采用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并通过HE染色分析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建模3 d后至20周内空腹血糖水平均升高;OCT成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第12周时,其眼底血管弯曲,排列散乱;建模第20周时,可观察到明显异常新生血管形成;病理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第12~20周视网膜内核层结构排列紊乱,神经纤维层和神经节细胞层水肿,管腔扩张,部分细胞核固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采用OCT技术动态监测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和检测空腹血糖,可成功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疾病模型;动物
作者姓名:
林新文;陈娜;陈文明;王适;唐闪光
作者机构:
湖南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湖南 长沙 41000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2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410005;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湖南 湘潭411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新文;陈娜;陈文明;王适;唐闪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方法)[J].医学临床研究,2022(08):1135-1138
A类:
B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后测,空腹血糖,糖尿病大鼠,每隔,称重,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技术观,视网膜血管,血管变化,HE,染色分析,组织形态,形态变化,血糖水平,眼底血管,散乱,常新,新生血管形成,病理结果,神经纤维层,细胞层,管腔,细胞核,核固缩,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细胞数量,疾病模型
AB值:
0.2458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