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种血小板制剂质量比较及对血液病患者输注的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混合浓缩血小板(血小板A)、新改良白膜法混合浓缩血小板(血小板B)、单采血小板(血小板C)制剂质量以及对血液病患者临床输注效果.[方法]比较三种血小板制剂的实验室指标,根据输注目的分为预防性输注、治疗性输注,比较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判断预防性输注效果;比较输注前后出血分数,判断治疗性输注效果,并对不良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小板A所含血小板数量低于血小板B和血小板C,红细胞(RBC)混入量高于其他两种血小板(P<0.05).三种血小板制剂白细胞(WBC)混入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输注时,同一组别内输注前血小板浓度低于输注后24 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A后24 h血小板计数低于血小板C(P<0.05).预防性输注131人次,输注无效率为22.90%,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输注无效率高于其他疾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性输注时,同一组别内输注前出血分数高于输注后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血小板A后24 h出血分数高于其他两种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A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高于血小板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C、血小板B部分实验室指标、输注效果、不良输血反应发生率优于血小板A,血小板B可以作为单采血小板供给不足时的有效补充.
文献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血液病;血液成分输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熊志高;李彦勋;程金凤;贺锋
作者机构:
株洲市中心血站,湖南 株洲 412000;长沙医学院附属株洲市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南 株洲412002;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输血科,湖南 株洲 412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熊志高;李彦勋;程金凤;贺锋-.三种血小板制剂质量比较及对血液病患者输注的效果)[J].医学临床研究,2022(06):819-822
A类:
新改良白膜法,血液成分输血
B类:
质量比较,血液病,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临床输注,输注效果,实验室指标,注目,治疗性,血小板计数,校正指数,CCI,PPR,血分,输血反应,所含,含血,血小板数量,RBC,混入,WBC,组别,人次,输注无效,无效率,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供给不足,血小板输注
AB值:
0.1990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