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前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前后中医证候演变与治疗结局关系.方法:组织病理学确诊为CIN 3,首次行宫颈锥切治疗且切缘阴性的患者,术后规范随访2年(1、3、6、12、24个月)至随访终点(复发、治愈).随访时行中医证候分析、阴道镜表征调研,比较复发组与治愈组随时段证候演变情况.结果:复发组与治愈组比较,中医证候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脾虚湿热证、肝郁湿热证、阴虚夹湿热证.术后6个月两组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至治疗结局,两组的证候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复发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组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正常证候者为主占92.11%,肾阴虚证占7.89%.结论:CIN证候是湿热为主兼夹脾虚、肝郁、肾虚.湿热盘踞是CIN复发的标志,随时段证候发生湿热祛除演变是CIN良性结局的标志.
文献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医证候;宫颈锥切术
作者姓名:
吴冬梅;刘用诚;刘倩;龚婷婷;陈秋燕
作者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冬梅;刘用诚;刘倩;龚婷婷;陈秋燕-.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前后中医证候演变规律)[J].中医药信息,2022(04):22-25
A类:
肝郁湿热证
B类: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医证候演变,演变规律,CIN,宫颈锥切术,治疗结局,组织病理学,行宫,切缘阴性,时行,中医证候分析,阴道镜,征调,分布差异,脾虚湿热证,证候分布,统计学差异,中正,肾阴虚证,肾虚,盘踞,祛除
AB值:
0.17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