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长的边界:对流域污染治理行政力量的反思
文献摘要:
探究河长制在跨界污染伴生的搭便车问题中的作用,对于破解流域水污染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4—2019年国控监测点水质数据和河长制演进数据,该研究通过构建上下游水质模型全面考察了上游地方政府实施河长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游地方政府实施河长制能够有效改善下游水质,然而,这种水污染治理的激励作用仅限于省内上游区域.②在确立了省级河长的地区,省内上游地区实施河长制的污染治理效应更为明显,这可能得益于省级河长在省内带来的良性环境治理互动.③相比之下,上游外省地区的地方政府实施河长制反而加剧了下游区域的水污染,"以邻为壑"的发展模式依然存在.综上,尽管河长制可以通过强化本地环境绩效考核对地方官员环境治理产生激励作用,但并未扭转跨界污染会伴生搭便车问题的本质.因此,在水污染治理过程中,依据行政边界划分落实治水责任的河长制对于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调整.据此,该研究建议在坚持环境分权的同时,将下游特别是跨省下游地区水质纳入地方官员考核内容,从流域整体层面确立总河长,加强流域内省际间的治污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污染治理的搭便车问题,提高环境治理效率,实现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河长制;跨界水污染;污染治理;搭便车
作者姓名:
李灵芝;羊洋;周力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引用格式:
[1]李灵芝;羊洋;周力-.河长的边界:对流域污染治理行政力量的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06):147-154
A类:
B类:
流域污染治理,河长制,跨界污染,伴生,搭便车,流域水污染,水污染环境,控监,监测点,水质数据,上下游,游水,水质模型,治理效应,水污染治理,激励作用,仅限于,上游地区,相比之下,外省,省地,以邻为壑,环境绩效,绩效考核,核对,地方官员,问题的本质,治理过程,行政边界,升水,水环境质量,治标不治本,政策调整,研究建议,环境分权,跨省,考核内容,内省,省际,治污,环境治理效率,流域生态保护,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跨界水污染
AB值:
0.344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