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雷火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雷火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雷火灸.比较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计数]、血液流变学指标、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核因子(NF)-κB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血栓相关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T、APTT、FIB、D-D、PLT均改善(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KPS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KP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NF-κB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血清VEGF、NF-κB水平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化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基础上,雷火灸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降低血栓相关事件发生几率,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调节血清VEGF、NF-κB水平.
文献关键词:
灸法;雷火灸;癌;非小细胞肺;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因子-κB
作者姓名:
赵怡然;徐丽霞;张夏凯;王丽君
作者机构:
浙江省衢州市第三医院,衢州 32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怡然;徐丽霞;张夏凯;王丽君-.雷火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7):702-707
A类:
B类:
雷火灸,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低分子肝素钙,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二聚体,PLT,血液流变学指标,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因子,相关事件,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钙基,生存质量,几率,灸法
AB值:
0.177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