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卯时雷火灸联合祛毒消肿汤熏洗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卯时雷火灸联合祛毒消肿汤熏洗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144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外剥内扎手术,对照组73例术后予祛毒消肿汤熏洗治疗,治疗组7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卯时雷火灸,2组疗程均2周.比较2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肿评分、创面面积、创面渗液评分、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变化;比较2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变化;比较2组术后第7 d创面肉芽组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6、8例,最终2组各65例完成临床试验.术后第2、7、14 d 2组疼痛VAS、水肿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术后第14 d低于术后第2、7 d(P<0.05),术后第7 d低于术后第2 d(P<0.05);术后第7、14 d治疗组疼痛VAS、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7、14 d 2组创面面积逐渐减小(P<0.05),创面渗液评分逐渐降低(P<0.05),术后第14 d创面面积小于术后第2、7 d(P<0.05),术后第7 d创面面积小于术后第2 d(P<0.05);术后第14 d创面渗液评分低于术后第2、7 d(P<0.05),术后第7 d创面渗液评分低于术后第2 d(P<0.05);术后第14 d 2组创面肉芽组织评分较本组术后第7 d降低(P<0.05);术后第7、14 d治疗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渗液评分、创面肉芽组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 d 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2、干扰素γ(IFN-γ)含量均较本组术后第2 d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术后第7 d创面肉芽组织CD6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阳性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5%(4/6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46%(12/6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卯时雷火灸联合祛毒消肿汤熏洗可缓解混合痔术后疼痛,减轻水肿,降低炎症因子含量,提高肉芽组织CD68、VEGF、bFGF阳性表达率,促进创面愈合,不良反应少.
文献关键词:
痔;外科学;灸法;熏洗疗法
作者姓名:
温丽辉;冯江雪;陈雪清;武玉娟;高俊娈;王立娜
作者机构:
河北省中医院肛肠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温丽辉;冯江雪;陈雪清;武玉娟;高俊娈;王立娜-.卯时雷火灸联合祛毒消肿汤熏洗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J].河北中医,2022(12):1973-1978
A类:
B类:
卯时,雷火灸,祛毒,消肿汤,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混合痔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干预作用,外剥内扎手术,熏洗治疗,疗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面积,创面渗液,肉芽组织,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试验,血清白细胞介素,干扰素,IFN,CD6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解混,轻水,阳性表达率,外科学,灸法,熏洗疗法
AB值:
0.164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