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纳入80例下肢骨折且接受骨科全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值(高切和低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率以及红细胞压积]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流速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DVT的阳性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T、APTT均延长,D-dimer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值(高切和低切)、血小板黏附率以及红细胞压积水平、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股总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以及胫后静脉血流流速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DVT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可显著改善骨科全麻患者血流动力学,且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文献关键词:
穴位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骨折;术后;全身麻醉;血流动力学;深静脉血栓
作者姓名:
王麒;柯海;丁玲玲;于波;陆斌;孙蔚明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麒;柯海;丁玲玲;于波;陆斌;孙蔚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骨科全麻手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22(02):139-144
A类:
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
B类:
骨科,全麻手术,手术后,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全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作用,下肢骨折,常规治疗,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二聚体,dimer,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黏附率,红细胞压积,腘静脉,胫后静脉,流流,流速变化,治疗期间,穴位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全身麻醉
AB值:
0.161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