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线定位法"体表定位诊断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寻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神经易卡压点的体表投影,应用三线定位法快速诊断.方法 观察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和指浅屈肌的解剖关系,测量正中神经在穿出旋前圆肌处的直径.以肱骨外上髁为A点,肱骨内上髁为B点,桡骨茎突为C点,三点均选择最高点定位;正中神经穿入旋前圆肌点(D)、正中神经与旋前圆肌下缘交汇点(E)、正中神经穿入指浅屈肌腱弓点(F)点及正中神经穿出指浅屈肌点(G),ABC点连线成三角形,分别测量各点到AB连线、AC连线、BC连线的垂直距离.并以C点至AB的垂直距离为前臂的相应长度,以D、E、F、G点至AB连线的垂直距离数值除以前臂长度,测量各点在前臂相应的自身位置比.结果 10具标本的正中神经均在旋前圆肌肱骨头与尺骨头之间穿行,走行斜向下穿出,与指浅屈肌交汇,7具标本可见指浅屈肌联合腱弓,3具标本可见指浅屈肌纤维弓,未发现无外侧头的指浅屈肌.旋前圆肌腱膜或腱束等结构异常,指浅屈肌腱弓处筋膜异常增厚或纤维化以及腱性结构异常时,可产生对邻近正中神经的卡压.正中神经穿出旋前圆肌处直径,成年男性左、右两侧平均(3.12±0.12)mm,成年女性左、右两侧平均(2.87±0.11)mm.结论 旋前圆肌与指浅屈肌腱弓处的组织结构变异易形成正中神经卡压,产生旋前圆肌综合征相关表现."三线定位法"可对神经易卡压点进行精准定位,有助于快速诊断旋前圆肌综合征.
文献关键词:
旋前圆肌综合征;正中神经;旋前圆肌;指浅屈肌腱弓;应用解剖
作者姓名:
孟宪宇;李秋红;刘岩;张旭;王磊;姜巍;李凤久;董礼榤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宪宇;李秋红;刘岩;张旭;王磊;姜巍;李凤久;董礼榤-."三线定位法"体表定位诊断旋前圆肌综合征的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2(09):782-785
A类:
旋前圆肌综合征,指浅屈肌腱,指浅屈肌腱弓
B类:
三线,体表定位,定位诊断,体表投影,快速诊断,解剖关系,穿出,肱骨外上髁,桡骨茎突,最高点,高点定位,穿入,下缘,交汇点,ABC,连线,三角形,AC,垂直距离,前臂,除以,臂长,位置比,骨头,尺骨,穿行,斜向,下穿,肌纤维,腱膜,结构异常,筋膜,增厚,腱性,常时,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结构变异,正中神经卡压,精准定位,应用解剖
AB值:
0.246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