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二次中子源的氦生成速率研究
文献摘要:
二次中子源在受射线辐照的过程中会产生氦气,工程中需根据包壳的承压能力和氦生成速率计算二次中子源的设计寿命.本文针对二次中子源堆内辐照的氦生成相关过程进行分析,在"华龙一号"全堆芯模型基础上开展研究,以堆芯燃料管理方案相关参数为输入,开展燃耗和粒子输运计算,得到平衡循环中不同燃耗深度下二次中子源的氦生成速率及不同核反应道的贡献比.计算结果表明,二次中子源内生成氦的主要核反应的平均微观反应截面和氦生成速率受燃耗深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二次中子源产生氦的主要核反应中,9Be(n,2n)4He的贡献最大,约占71.7%,其他反应道的贡献分别为9Be(n,α)6He约占12.0%,9Be(γ,n)4He约占 4.3%,6Li(n,t)4He 约占 12.0%.
文献关键词:
二次中子源;氦气;生成速率;"华龙一号"
作者姓名:
杨俊云;夏明明;朱建平;邓理邻;徐涛;王霜;肖锋;唐松乾;陈鑫;苗建新
作者机构: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2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俊云;夏明明;朱建平;邓理邻;徐涛;王霜;肖锋;唐松乾;陈鑫;苗建新-.二次中子源的氦生成速率研究)[J].现代应用物理,2022(03):70-73
A类:
二次中子源,6He
B类:
生成速率,辐照,氦气,包壳,承压能力,关过,华龙一号,堆芯,芯模,燃料管理,管理方案,粒子输运,输运计算,环中,燃耗深度,核反应,贡献比,反应截面,9Be,2n,4He,6Li
AB值:
0.2691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