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调查及站立平衡功能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复位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分析BPPV患者站立平衡功能.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9例BPPV患者,所有患者手法复位治疗后均接受定期电话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48例)和无复发组(161例).通过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选择6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感觉整合试验(SOT)评估动态站立平衡功能,采用感觉相互作用与平衡的改良临床试验(mCTSIB)评估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并比较BPPV组累及不同半规管患者以及对照组间动态和静态站立平衡功能差异性.结果 复发组年龄≥50岁、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眩晕持续时间≥1周、复位次数≥3次比例高于无复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50岁、女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是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BPPV组累及后半规管患者睁眼-测力板稳定-视景随动(CON3)、睁眼-测力板随动-视景稳定(CON4)、闭眼-测力板随动-视景稳定(CON5)、睁眼-测力板随动-视景随动(CON6)SOT平衡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站立于海绵垫睁眼和闭眼时重心晃动的平均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年龄≥50岁、女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BPPV手法复位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累及后半规管的BPPV患者可能容易发生站立平衡功能异常.
文献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高龄;女性;后半规管;平衡功能
作者姓名:
连蕾;韩海平;冯志星
作者机构:
邯郸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河北邯郸056001
引用格式:
[1]连蕾;韩海平;冯志星-.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复位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调查及站立平衡功能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22(06):48-52
A类:
mCTSIB,CON3,CON4,CON5,CON6
B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素调查,站立平衡,平衡功能,功能分析,BPPV,手法复位,电话随访,体检者,SOT,临床试验,静态站立,功能差异,高脂血症,复位次数,后半规管,睁眼,测力,视景,随动,闭眼,海绵垫,眼时,晃动,平均速度,能容
AB值:
0.1727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