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ESD治疗的37例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灶大小、病变位置、术后病理、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疾病的转归等进行统计和研究分析.结果 37例患者于静脉麻醉下行十二指肠降部病变ESD治疗,手术均顺利完成.37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3.6岁(29~74岁).病变中有1例病变范围累及至十二指肠主乳头,另1例累及副乳头部.37处灶平均直径1.6 cm(0.8~6.0 cm);病变来源于黏膜层19例,来源于黏膜下层18例.穿孔发生率为5.4%(2/37),均发生在术后48 h后,两例均选择内科保守治疗并成功治愈.出血发生率为8.1%(3/37),1例术后24 h内行内镜下止血,顺利止血,1例病变涉及十二指肠副乳头转至外科切除部分肠道组织,1例病变涉及十二指肠乳头转至介入科行介入栓塞治疗,均顺利出院.无感染和狭窄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 d(6~14 d);所有患者接受随访,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26.8个月(4~60月),1例患者进一步至外院放疗科行放射及化学治疗,所有患者目前均存活.结论 使用ESD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同时在对十二指肠降部尤其涉及到主副乳头部的操作时,应保持警惕,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十二指肠降部病变
作者姓名:
俞姝含;张其德
作者机构:
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引用格式:
[1]俞姝含;张其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十二指肠降部病变的临床效果)[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2(09):1162-1165
A类: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
B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价内,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中医院,消化内镜诊疗,诊疗中心,病灶大小,病变位置,术后病理,转归,于静,静脉麻醉,中男,平均年龄,病变范围,及至,平均直径,变来,黏膜层,黏膜下层,穿孔,两例,保守治疗,内行,内镜下止血,十二指肠副乳头,转至,外科切除,肠道组织,十二指肠乳头,介入栓塞治疗,无感,出院后,随访时间,外院,放疗科,化学治疗,临床运用,运用价值,保持警惕,尽量减少
AB值:
0.2611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