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6-2019年某三甲中医医院骨科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对2016—2019年某三甲中医医院骨科科室医院感染现状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骨科科室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骨科科室出院患者的全部病例结合《感染病例登记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2016—2019年骨科的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病原学的分布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6—2019年骨科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09/56097(3.22%),感染例次率为1926/56097(3.43%).骨科科室院内感染率最高的依次为修复重建骨科22/185(11.89%)、软组织损伤肾科65/672(9.67%)和骨肿瘤科173/2473(7.00%).患者院内感染部位最常见的为手术切口693/1926(35.98%),其次为上呼吸道387/1926(20.09%)与骨和关节315/1926(16.36%).共检测病原菌2151株,检出革兰阴性菌(G-)68.62%(1476株/2151),革兰阳性菌(G+)31.38%(675株/2151),未检出真菌.革兰阴性菌(G-)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19.25%(414株/2151)、阴沟肠杆菌15.06%(324株/2151)、鲍曼不动杆菌12.55%(270株/2151)和肺炎克雷伯菌12.55%(270株/2151).革兰阳性菌(G+)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97%(279株/2151)、表皮葡萄球菌10.88%(234株/2151)和粪肠球菌5.02%(108株/215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进行手术、三类手术切口、住院天数、有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种类以及抗菌药物是否合理应用等因素是骨科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基础疾病≥5种、进行手术、三类手术切口、住院天数≥15天、有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应用≥2种以及未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等因素为骨科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2016—2019年骨科科室院内感染率较高.医院应针对新建科室、主要感染部位、常见感染病原体以及常见独立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落实无菌操作、改善骨科手术技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中医特色理疗.
文献关键词:
骨科;院内感染;特点;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张秀娟;石丽丽;李潇
作者机构:
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秀娟;石丽丽;李潇-.2016-2019年某三甲中医医院骨科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中医药,2022(10):80-84
A类:
B类:
中医医院,科室,发生特点,医院感染,感染现状,出院患者,感染病,登记表,回顾性调查,感染部位,病原学,院内感染发生率,院内感染率,修复重建,软组织损伤,伤肾,骨肿瘤,肿瘤科,手术切口,上呼吸道,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G+,未检,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合并基础疾病,住院天数,侵袭性,抗菌药物,药物应用,合理应用,独立影响因素,病原体,预防和控制措施,实无,无菌操作,骨科手术,手术技巧,医护人员,手卫生,卫生意识,中医特色,理疗
AB值:
0.2709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