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垂直方向支抗控制与行PASS矫治技术中的上颌前突病儿童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垂直方向支抗控制(VHA)与行生理性支抗(PASS)矫治技术治疗儿童上颌前突病,对其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76例上颌前突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HA组和未行VHA组,2组患儿均采用PASS矫治术进行矫治,VAH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垂直方向的支抗控制.结果:VHA支抗对于上中切牙的唇向前突有明显改善(P<0.01),支抗控制联合VHA对于牙齿矫形后牙齿在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有较好控制(P<0.05~P<0.01),从使病人下颌骨在逆时针上前上方旋转,出现治疗后下颌骨向前旋转,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于小儿上颌前突的治疗,特别对于比较困难的矫治病例,往往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措施使支抗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有简单高效的增强支抗的方式(如垂直方向支抗控制)尤为重要,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使病人满意.
文献关键词:
上颌前突;生理性支抗技术;垂直支持矫治器;支抗控制
作者姓名:
冯哲;孙立婷;马涛;元子路;田炳欣
作者机构: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口腔科,河北邢台054000;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口腔系,河北邢台054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哲;孙立婷;马涛;元子路;田炳欣-.垂直方向支抗控制与行PASS矫治技术中的上颌前突病儿童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11):1513-1517
A类:
生理性支抗技术,垂直支持矫治器
B类:
垂直方向,支抗控制,PASS,上颌前突,病儿,平面角,颏部,VHA,影响情况,治术,VAH,上中,中切牙,牙齿,矫形,后牙,下颌骨,逆时针,上前,小儿,矫治病例,治疗措施,增强支抗
AB值:
0.2070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