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2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选用支抗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男28例,女36例,年龄(23.14±4.98)岁;观察组男32例,女32例,年龄(22.97±5.12)岁。对照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咀嚼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周后龈沟液趋化因子CX3CL1、CXCL2、CCL4、CCL7 mRNA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治疗后患者龈下菌斑中常见致病菌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 t检验、 χ2检验。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89.06%(57/64),高于对照组的65.63%(42/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0.031, P=0.00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周CX3CL1、CXCL2、CCL4、CCL7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5.13±9.75)pg/nl比(27.26±6.71)pg/nl、(37.63±10.14)pg/nl比(33.56±9.87)pg/nl、(1.87±0.13)pg/nl比(1.26±0.12)pg/nl、(2.23±0.22)pg/nl比(1.45±0.16)pg/nl、(1.87±0.23)pg/nl比(1.36±0.17)pg/nl、(2.36±0.32)pg/nl比(1.74±0.18)pg/nl、(1.69±0.32)pg/nl比(1.46±0.11)pg/nl、(2.35±0.42)pg/nl比(1.61±0.21)pg/n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319、2.301、27.583、22.939、14.235、13.509、5.438、12.607,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下致病菌福塞斯坦氏菌(Tf)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8/64)比29.69%(1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80, P=0.017)。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畸形的疗效好,能够有效减少龈沟液趋化因子的含量,并减少龈下菌群,适合应用于临床。
文献关键词:
口腔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龈沟液趋化因子;龈下菌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娟娟;黄珠妹;陈昕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口腔科,厦门 361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娟娟;黄珠妹;陈昕-.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龈沟液趋化因子和龈下菌群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4):3475-3479
A类:
龈沟液趋化因子
B类:
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口,口腔正畸治疗,龈下菌群,陆军,第七十三,三集,集团军,军医,回顾性研究,口外弓加强支抗,强支抗正畸法,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咀嚼效率,CX3CL1,CXCL2,CCL4,CCL7,聚合酶链反应,龈下菌斑,常见致病菌,统计学方法,治疗成功率,pg,nl,后观,牙龈,塞斯,Tf
AB值:
0.1710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