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重庆市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中心的老年人群,入组时纳入2381人,随访丢失263人,5年随访结束时共2118人被纳入基线分析,平均年龄71.7岁,51.1%是男性.根据阿司匹林的服用情况进行分组,其中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根据处方记录入组时服用阿司匹林者,非阿司匹林组被定义为入组后观察期间未服用阿司匹林者.研究中观察的主要结果为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TIA);次要结果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安全性结果包括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和其他部位的出血,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估计阿司匹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阿司匹林组共1015人,非阿司匹林组1103人.5年随访结束时,阿司匹林组381人、非阿司匹林组491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心绞痛、心肌梗死)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死亡与全因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胃肠道出血(4.2%VS 2.4%)和胃肠道不良反应(16.1%VS 8.3%)高于非阿司匹林组(P<0.05).阿司匹林组与非阿司匹林组比较,服用阿司匹林<13个月、13~24个月、25~36个月和37~48个月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降低(P<0.05),而服用阿司匹林49~60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效性逐渐降低,并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文献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出血;老年人
作者姓名:
王从过;唐珊珊;马晶晶;李金平;李小雄;黄洁;孙广鑫;屈洪党;周华东
作者机构: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安徽 蚌埠233004;重庆市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急救部, 400080;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内科,重庆400042
引用格式:
[1]王从过;唐珊珊;马晶晶;李金平;李小雄;黄洁;孙广鑫;屈洪党;周华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10):1372-1376,1382
A类: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
B类:
服用,阿司匹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性分析,陆军,医学中心,心体,体检中心,老年人群,平均年龄,处方,录入,后观,观察期,缺血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TIA,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Cox,比例风险模型,模型估计,VS,和胃,胃肠道不良反应
AB值:
0.1693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