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东南沿海黄沙洞地热田地应力与控热构造研究
文献摘要:
东南沿海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不清,其核心是对其控热构造的研究不足.为此本文选取位于惠州市的黄沙洞地热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 820.53 m深的水文地质钻探和五个层位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黄沙洞地热田及周边主要断裂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解译等工作.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黄沙洞地热田主应力方向为NWW-NNW向,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增加梯度系数分别为0.027和0.018.野外地质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识别出了 NE走向的潼湖—黄沙洞断裂带由西段的潼湖断裂和东段的黄沙洞断裂两条分支断裂共同组成.这两条分支断裂构成右阶斜列的展布样式,并具有右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在两条断裂的构造转换部位形成了黄沙洞拉分盆地,在现今的NWW-NNW向的主应力约束下,拉分盆地显示出NNE-NEE向的伸展运动特征.本文认为与拉分盆地相关的断层为地下水活动和热物质上涌提供通道,这应是本区最根本的控热构造.同时本文统计了广东省地热异常区的已有实测地应力数据与区域断裂带的空间对应关系,发现了 NE-NEE的断裂带是东南沿海一带地热田发育的主控构造.本文以NE-NEE向区域性断裂带为核心开展精细的新构造调查研究,结合地球物理数据解析断裂带控热控水方式,该研究实例在东南沿海地热研究中具一定启示作用.
文献关键词:
东南沿海;黄沙洞地热田;拉分盆地;地应力测量;控热构造
作者姓名:
范艳霞;李海龙;张军龙;王强茂;任天翔;张敏;黄少鹏;秦向辉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部探测中心,北京 100037;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广东惠州 516001;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广东深圳 51806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艳霞;李海龙;张军龙;王强茂;任天翔;张敏;黄少鹏;秦向辉-.东南沿海黄沙洞地热田地应力与控热构造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10):3944-3961
A类:
黄沙洞地热田
B类:
东南沿海,田地,控热构造,地热资源分布,研究不足,惠州市,水文地质钻探,层位,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外地,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田主,主应力方向,NWW,NNW,最小水平主应力,遥感影像解译,潼湖,断裂带,西段,东段,展布,样式,右行,走滑,运动学特征,构造转换,换部,拉分盆地,应力约束,NNE,NEE,伸展运动,运动特征,热物,上涌,本区,文统,省地,地热异常,异常区,实测地应力,区域断裂,主控,区域性断裂,新构造,构造调查,地球物理数据,数据解析,热控,控水,启示作用
AB值:
0.311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