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威远——荣县工业开采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MT)探测了威远—荣县工业开采区的电性结构,并据此推断了穿过剖面的断层的位置和深部延伸状况,探讨了开采区地震活动性的控制因素.在探测中,在开采区的北部布设了 2条长度约90 km的EW向展布以及1条穿越威远背斜的长度约100 km的NW-SE向展布的MT剖面.利用带地形的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了反演,获得了这3条剖面的电阻率分布图.结果表明,开采区约5 km以浅区域的电阻率较低(10~30Ωm),且存在着电阻率很低(<5 Ωm)的多个孤立的局部区域.在5 km以深,西/西北部为高阻区,且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存在变薄的趋势,东/东南部为低阻区,电性结构比较均匀.电阻率图像还揭示了 3条剖面经过的区域内的主要断层的形态和延伸状况,除长山镇断层的下端埋深可能超过了 20 km外,其他断层向下延伸深度可能不超过5 km.断层可能不是开采区内地震活动的主控因素.
文献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断层;地震活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颖星;朱涛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颖星;朱涛-.四川威远——荣县工业开采区地壳电性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2(09):3451-3463
A类:
威远背斜
B类:
四川威远,荣县,开采区,地壳,电性结构,结构研究,大地电磁测深,MT,穿过,深部,地震活动性,控制因素,布设,EW,展布,NW,SE,非线性共轭梯度法,电阻率,分布图,局部区域,西北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变薄,东南部,低阻区,结构比较,长山,山镇,下端,埋深,主控因素
AB值:
0.28738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